小姐姐有些备考时间管理心得和工具想和你分享一下!
我的2018年真的是炒鸡忙碌的一年:
这一年,我的本职工作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也额外承担了一些调研、培训的工作,略显饱和,但总体上也算得上顺风顺水,得心应手。
这一年,我在厦大的MBA课程进入了研一下学期,整个3-7月我上了五门必修课,其中有数模、公司理财这种炒鸡硬课,基本上所有的周末都在学校度过,平时还有无数的作业和小组案例。
这一年,我备考了税务师和
CPA考试,一次性通过三门。
这一年,我谈了恋爱,还装修了房子,领了证,拍了婚纱照,正在筹备婚礼。
这一年,我还养了猫。
……
还真是丰富多彩的一年呢!
01
时间的规划不妨远一点
给自己做一个远期规划,定几个中长期目标,比如:3年规划、5年规划这种,意思是,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远期规划和中长期目标,并不是指那种“我要实现财务自由”这类,对我来说,我觉得这大概是此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但,认真说我并不认为我能够实现。
我建议的远期规划和长期目标,最好是具体的可实现的阶段目标,这三年你要达到什么目标,完成哪些事情。举个例子,比如:要实现财务自由,现阶段我要增强赚钱的能力,那么我想要通过多考几个证的方式实现。所以“考证”就是这个中长期的目标了。
但是,并不见得每一个人在当下都能立即说出自己的终极目标,也并不见得在现阶段就很明确近几年的中长期目标。坦白说,在2、3年前,我也是这样迷茫,但挺幸运在2016年夏天,遇到了一些人和事,从那时开始才逐渐清晰了自己的目标。
如果现在还没有规划和目标,不妨和长辈朋友中的高人聊一聊,认真下来思考一下。真的是在找不到,也不要紧,先让自己跑起来,跑着跑着可能就明白自己的方向了。
这也是近年来我的一些心得吧,以前总觉得找不到考
税务师的意义是啥,考来有什么用,所以也总下不了决心,坚持不下来。以至于到了快30岁的时候才跑起来,而此时的精力和体力都大不如20出头的时候了。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专注你的目标,忽略那些不是目标主线上的事,最大程度降低噪音。
02
灵活的to do list
完成了阶段规划之后,我会再分解到每年、每半年、每个月、每周做哪些事情。
拿考税务师这件事来说,我给自己定的中期目标是2019年考完拿证。
分解到以“年”为单位:
2018年通过3科,2019年拿下剩下两科。
再分解到“月”:
1-6月完成当年报考科目第一轮复习
7-9月新教材出来后完成当年报考科目第二轮复习
10-11月第三轮复习及考试
然后就是以“周”为单位做一份待办清单,本周事本周毕。当然你也可以细化为每天的待办清单和目标。
但我通常只分解到以“周”为单位的目标,这样做的好处是灵活机动。因为我觉得总有那些不得不做的社交、不能拒绝的“局”,也一定会有状态不好想偷懒的时候。
一般,我会在每周周日的时候,会大致安排一下下一周要做的事情,比如看一个章节的课件、要计划看一次正在上映的电影、哪一天晚上见朋友等等。在每天上班时也会大体做一些当天的安排,然后就是“按部就班”去做。
以“周”为单位做计划和目标,如果状态比较好,就多完成一些目标,提前完成本周计划的时候,也不会给自己再加压了,用来放松和休闲,刷剧运动逛街撸猫等等。状态不好的时候,也不至于太纠结于当天没有做完预先完成的事项时,只要保证及时调整,并且在本周接下来的时间能补回来,那么也不至于有多大的负罪感。
03
碎片时间利用吗?
我的答案是It depends.
学会利用碎片时间的好处又是什么呢,碎片时间几乎无处不在,上下班通勤路上、午餐排队时、工间课间休息时间等等,灵活机动,积少也能成多。
但是碎片时间太零碎,只能用来做一些零碎的事情,比如看一篇关于XX技能的干货分享或是翻看一遍所谓XX领域的八大法则之类的文章,本身碎片时间不成体系,相应的学到的东西也无法形成体系。
所以,我并不觉得碎片时间一定非得拿来努力,拿来上进。
主要也是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保证一个不被打扰的整段时间用来学习,比如在图书馆精神高度集中学习一个晚上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般就不会再用来学习了,碎片时间刷刷剧,刷刷朋友圈,放松放松,要知道,橡皮筋绷紧了可是会断的。也因为如此,我会尽量减少碎片时间,比如通过叫外卖或者错峰用餐的方式,减少午餐排队的碎片时间等等。
但是真的到了临近考试,觉得自己复习得还不是很充分的时候,也会几乎恨不得用上每一块的碎片时间,拿来刷一道题,背一个知识点。
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容易焦虑,包括我自己,我想说的是,以后再看到类似于《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挤一挤碎片时间,走上人生巅峰》、《你与成功人士的差距仅在于30分钟的碎片时间》的文章,可以不用太焦虑了,对时间的利用的方式不同而已。
04
巧用时间管理工具
在这里想给大家推荐一个时间管理的APP,叫做:FOREST专注森林,这是一款培养专注高效率的生活习惯的时间管理APP,可以有效的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
它的原理本质上就是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设定一定的时间长度,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时钟响起。只不过番茄工作法设定的时间长度是固定的25分钟,而FOREST可以自主设置时间长度。
在FOREST里,设置一定的时间专注工作,被比喻为“种下一颗种子”,等到设定的时间经过,就能收获一棵树或者一株灌木(专注20分钟以下是灌木,20分钟以上是一棵树)。如果中途使用手机(包括接听来电过久),这棵树就会死掉,你当日的森林里就会有一棵枯树。种植的过程,你也会收获金币,金币可以用来买新的树种,丰富你的森林品种,FOREST大概提供了10多种树种和10多种灌木。
而且,这个APP还有一个社交功能,可以通过添加好友,邀请好友在同一个时间段一起种树。我在今年的备考季种树,成功地戒掉了手机综合症,最大程度减少了玩手机导致的时间浪费。
05
时间管理的“兼”与“重”
“兼”与“重”其实是室内设计的概念,有段时间我很喜欢看一个电视节目叫《梦想改造家》,跟着设计师青山周平学来的这个概念。
“兼”代表加倍的意思,在室内设计里,就是说一个空间的多重使用方法,比如说榻榻米可以当床铺,也可以储物,还可以通过升降桌的形式做娱乐空间。“重”代表重叠,意思是通过空间错层的设计,扩大使用面积。
我觉得,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迁移到时间管理上来,上面讲到的碎片时间管理其实也是时间管理“兼”和“重”的体现。
比如,我会在跑步、游泳的时候或者在做家务、洗澡的时候,将学习课件的音频放在MP3里面听,过一遍知识点;很多时候我刷剧并不是“看”电视剧,而是“听”电视剧,今年CPA考试前,我甚至听完了《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两部剧。
虽然也一定会有人批评这样的做法是“三心二意”,没办法保持专注,但我觉得,如果你不得不做一些不用脑子,仅凭惯性就能完成的事情时,添加上一项只需要用脑子的事情,不是刚好做到互补和最大限度利用潜能的事情吗?当然,如果你跟我说,你追求跑步过程中的配速和呼吸,要专心于跑步的各项指标数据,那就另当别论了。
大家不妨学着试试时间管理“兼”和“重”,你真的会发现,你的一天变成48小时不再是梦。
总之,定个目标、做好规划、保持专注、巧用工具、试着“兼”“重”,大概就是我全部时间管理的经验了。
最后,还是想说那句话:不要崇拜“躺赢”,要相信脚踏实地的力量!